《灰汤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文化和旅游部的部署要求,为促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灰汤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服务能力,灰汤镇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灰汤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规划》已形成初步草案,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优化完善规划成果,现就《规划》草案公开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一、公示时间
二、公示方式
三、公众意见收集途径
宁乡市灰汤镇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5日
《灰汤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项目规划年限为15年,为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
近期为2021年至2025年,属建设起步期;
中期为2026年至2030年,属快速成长期;
远期为2031年至2035年,属成熟优化期。
(二)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范围包括灰汤镇区、紫龙湖、东鹜山周边地区,总面积21.08平方公里。
二、现状情况
现状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蒋琬路两侧,以居民住宅及沿街商业为主,沿湖和东鹜山角有部分文旅用地,主要为温泉度假酒店。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
规划以区域优质生态条件为基底,以温泉水文化为灵魂,以高标准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平台,以“生态康养+会议会务+体育小镇”产业为核心,将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打造为:宁乡全域旅游最强引擎、长株潭康养度假示范基地、中部温泉康养首选目的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示范区。
(二)规划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两公园一小镇、八景点一通廊”的空间结构,
“两公园”:以紫龙湖为核心打造温泉水养文化公园;结合东鹜山打造山地体育公园。
“一小镇”:结合灰汤镇区打造灰汤温泉康养小镇。
“八景点”:打造灰汤八景,即汤泉沸玉(新建)、鹰嘴石(提质)、桃花谷(提质)、将军楼(提质)、大夫第&温泉庙街(部分新建)、一里三台(提质)、东鹜之眼(新建)、紫龙秘境(新建)。
“一通廊”:依托乌江、紫龙湖、东鹜山形成山水景观视线通廊。
(三)产业规划及重点项目
产业规划以温泉为核心资源,结合生态康养、会议会务、体育小镇打造一个全资源型的温泉生态圈。
1、温泉保护与利用:在合理温泉开发的基础上,通过泡温泉、游温泉、戏温泉、吃温泉、赏温泉等活动结合灰汤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打造全国温泉品类最多、体验感最强的温泉度假区。
2、生态康养:结合灰汤的温泉资源、山水资源以及现有的疗养资源,打造森林康养、慢病医养中心、市中医院灰汤分院、干细胞疗养中心、运动员疗休养基地等重要的康养基地。
3、会议会务:结合现有的会议场所,以温泉资源为优势吸引力。重点打造中国温泉康养高峰论坛、各类温泉文旅论坛、运动文化论坛、各类节庆接待、赛事接待等。
4、体育小镇:结合国家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体育运动名录及小镇建设,打造灰汤体育小镇,布局如足球、自行车(东鹜山环道及环湖自行车道)、环湖田径马拉松、游泳、赛艇、龙舟赛、击剑、射箭、射击(室内)、太极、广场舞、攀岩、竞走等运动项目,结合各已开发项目布置全民休闲运动项目,打造湖南省赛事运动基地。
5、为了提高国家级度假区的娱乐性、趣味性、全时性及特色的服务接待设施,规划打造灰汤“八景”及其他重点项目,包括全季水上游乐、温泉公园、青少年研学基地、采摘农旅、灰汤滨水大剧院、温泉特色街、各类特色民宿、夜游乌江及水街酒吧等。
(四)用地布局
文旅用地相对集中于紫龙湖环湖周边及东鹜山景区;华天路以南长芷高速以北区域主要布置文旅用地及体育用地,作为体育小镇核心发展用地;蒋琬路以西主要布置居住及配套设施用地;在长芷高速连接线与华天路交叉口布置入口形象广场;在紫龙湖周边、温泉公园、入口形象广场、职工疗养院等地预留绿地生态廊道;在华天路、蒋琬路、环湖路、宁灰线及东鹜山景区入口等地布局生态停车场,满足游客停车需求。
(五)综合交通规划
将县道096宁灰线升级为326省道,红线宽度远期拓宽至24米;
规划长芷高速金石互通至灰汤景区的042县道、灰汤互通至韶山景区的043县道提质改造为双向四车道,增加与周边景区的交通联系,以此引流客群向灰汤聚集。
2、内部交通
构建灰汤镇区与景区相对分离的道路交通体系。
镇区:构建“两横两纵”的干路交通体系;两横为:华天路、滨江路;两纵为:蒋琬路、灰汤大道。
景区:结合乌江大道(新建)、将军路、华天路及部分新建道路形成沿东鹜山的“旅游公路环线”。同时,结合环紫龙湖的滨水道路和东鹜山山地道路打造运动慢行环线。
3、停车场布局
结合主要交通节点及景区出入口,规划公共生态停车场10处,同时结合景区内各大旅游接待设施(华天、职疗、紫龙湾、金太阳等)的停车场,满足景区游客停车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