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实施方案(2022-2024年) - 区域规划 - 宁乡市政府门户网站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区域规划

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实施方案(2022-2024年)

发布时间 : 2022-07-05 来源:宁乡市道林镇 所属单位:宁乡市道林镇 字体大小:

  

第一章  总则

1.1任务由来

1.2指导思想及原则

1.2.1指导思想

1.2.2原则

1.3编制依据

1.3.1相关文件

1.3.2相关规划

1.3.3其他参考资料

1.4实施范围及年限

1.4.1实施方案范围

1.4.2实施方案年限

第二章  现状及创建基础  

2.1乡镇概况

2.1.1地理位置

2.1.2地形地貌

2.1.3气候条件

2.1.4行政人口

2.1.5经济状况

2.1.6水环境现状

2.2资源条件及乡镇特色

2.2.1土地资源

2.2.2河流水库

2.2.3矿产资源

2.2.4产业特色

2.3创建基础

2.3.1镇域经济发展突破

2.3.2镇域环境呈现新面貌

2.3.3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2.4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2.4.1人居环境建设优势

2.4.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势

2.4.3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总体目标与指标体系   

3.1总体目标

3.2阶段性目标

3.2.1强化达标阶段(2022-2023 年)

3.2.2巩固提高阶段(2023-2024年)

3.3具体指标

3.4指标评价

3.4.1生态制度

3.4.2生态安全

3.4.3生态经济

3.4.4生态生活

3.4.5生态文化

第四章  重点任务

4.1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4.1.1科学规划镇域空间分布,优化产业发展空间

4.1.2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生态空间

4.1.3严守耕地红线,执行最严格耕地保护措施

4.2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4.2.1大力推广有机、绿色农业建设

4.2.2提升农业灌溉效率

4.2.3建立新型用药施肥模式

4.2.4加大工业企业监管力度

4.3推进辖区环境综合治理,巩固提高全域环境质量

4.3.1水环境质量改善

4.3.2空气质量提升

4.3.3土壤环境防控

4.3.4 强化农村污染防治,打造美丽和谐乡村

4.4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环境

4.4.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镇人居环境

4.4.2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5完善生态文明体系

4.5.1培育生态文明意识

4.5.2全面落实政府绿色采购

4.6 完善生态文化制度

4.6.1完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4.6.2加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4.6.3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

4.6.4推进镇村生态文明教育

4.6.5传承历史传统文化

4.7 夯实基层清廉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4.7.1 以“清”促“绿”

4.7.2 以“绿”促“清”

4.7.3 全面铺开“清绿融合”基层建设工作

第五章  重点项目  

5.1重点项目清单

5.2效益分析

5.2.1环境效益

5.2.2经济效益

5.2.3社会效益

第六章  规划实施保障  

6.1加强管理保障

6.2明确目标考核

6.3完善资金管理

6.4群众支持保障

6.5引导公众参与

第七章  附图

第一章  总则

1.1任务由来

为扎实推进我镇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推动形成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一步改善全镇环境质量,巩固和深化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乡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开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创建工作要求,宁乡市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根据《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乡)、村管理规程》以及《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乡)、村建设指标》,号召各乡镇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工作。

道林镇依托宁乡市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先决条件,紧随宁乡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推进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推动形成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一步改善全镇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到2022年成功创建长沙市生态文明示范镇,决定组织编制《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不断提高。

《方案》通过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五大体系的建设,推动道林镇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乡镇。

《方案》由道林镇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是指导道林镇创建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的规范性和纲领性文件。

1.2指导思想及原则

1.2.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决策部署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有关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生态制度为保障、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空间为根本,生态经济为核心、生态生活为目标、生态文化为灵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生态文明镇,实现全镇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奋力打造麟靳风情古镇,当好长潭融城先锋,加快建设宁乡最具活力优美乡镇。

1.2.2原则

1)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突出政府在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更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使政府引导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相互结合。

2)生态优先与产业富民相结合的原则。基于全镇生态现状,紧紧抓住生态文明这一根本,把全镇生态保护摆在首要位置。在改善生态面貌同时,力争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把治理与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农业等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生态富民同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道林镇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和功能区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资源特色和产业优势,合理规划,重点突出,优先发展,示范带动,分期实施;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滚动发展。

1.3编制依据

1.3.1相关文件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

3)《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长政发〔202015号);

4)《长沙市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规划纲要(2021-2025年)》;

5)《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长环联20222);

6)《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乡)、村管理规程》(长环〔202215号);

7)《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乡)、村建设指标》(长环〔202215号);

8)《宁乡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9)《宁乡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10)《宁乡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8-2022年)》

11)《边山坝河、烧汤河乡管河流综合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

12)《宁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

1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

14)《湖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3.2相关规划

1)《宁乡市十四五规划》

2《宁乡市十四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3)《宁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8-2022年)》;

4)《宁乡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2020-2025年)》;

5道林镇十四五规划》

1.3.3其他参考资料

1)道林镇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及计划;

2)道林镇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及统计数据

3《道林镇碧水保卫战养殖业整治工作方案》

1.4实施范围及年限

1.4.1实施方案范围

实施方案范围为道林镇所辖行政区域。金华村靳水村善山岭村鑫星村华鑫市村河东新村龙泉湖村石金村8个行政村,道林社区1个社区,总面积135km²

1.4.2实施方案年限

基准年:2021年。

实施时限:2022-2024年。

第二章  现状及创建基础

2.1乡镇概况

2.1.1地理位置

道林镇位于湖南省宁乡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39′112°47’,北纬27°55′28°06'。东及东南邻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南接湘潭县云湖桥镇,西北与花明楼镇、西南与大屯营镇交界,北与岳麓区莲花镇、东北与岳麓区含浦街道干子村毗连。东西最大跨度14.482km,南北纵长19.885km。镇域交通区位极为优越,道善、南东(道宗、道仙)、道桐、东烧、九韶、宗准公路纵横交错,贯穿东西南北,G0421许广高速(原S61岳临高速)与S50长韶娄高速在此交汇,道林互通、南谷互通、花明楼互通均可便捷到达。

2.1.2地形地貌

道林镇属丘陵地带,地势西北与东南较高,中部为冲积平原,其中,西北以丘陵、山地为主,东北、东南以丘陵为主。境内山脉众多,山脉均属于衡山余脉,衡山山脉自岳麓山西来,由黄茅大岭延伸入境,比较有名的是狮子山、麒麟山、大界岭、栲木岭等,其中境内最高峰为黄茅大岭,海拔416m

2.1.3气候条件

道林镇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比较强烈,冷暖空气的交替比较明显,特点为四季分明,水热充足,寒冷期短,炎热期长,寒潮频繁,回暖较早,秋季气温呈阶段性急降,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无霜期275天,年平均降雨量1384.2mm,平均相对湿度为81%,由于土、光、热、气、水等条件优越,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

2.1.4行政人口

1912年设立麟峰乡,1958年改为道林公社,1990年设道林区,1993年撤区建镇,1995年由原道林镇、善山岭乡、金华乡合并为新道林镇。现全镇辖金华村、靳水村、河东新村、龙泉湖村、善山岭村、鑫星村、华鑫市村、石金村、道林社区,8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35km²,人口5.9万,其中党员1835人。

2.1.5经济状况

2019年道林镇紧紧围绕振兴千年古镇共建大美道林奋斗目标,紧紧扣住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完成财政税收1723万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43.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额1.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0万元,新建项目2个,续集项目6个,累计投入项目资金7390万元。

2020年坚持古镇活、产业活、项目活则经济活的思路,凝心聚力促发展,全年完成财政税收1005万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9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9014万元;投入60余万元对烤烟房进行修缮,开展烟叶技术专项培训,烟叶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烟农收入达800万元;成功引进赑阅建材项目落户道林,预计年税收超500万元,能吸纳就业人员近200人。

2021年委围绕市委工业强市、幸福宁乡战略,聚焦强党建、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四个重点,全年完成税收1150万元,为任务数的115%,同比增长14.5%,实现地方税收15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7.4亿;全年种植烤烟2634亩,比2020年增加300亩,送售烟叶5569担,镇村烟叶税收返成近百万元,赑阅建材即将投产,预计为宁乡增加税收500万元以上,古镇开园,大力发展民宿经济,解决群众就业近300人。

2.1.6环境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道林镇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广阔,为持续改善道林镇水环境质量,推进道林镇水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道林镇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通过针对水污染开展的系统化治理,镇域内水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在2021年镇域内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水的比例为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2资源条件及乡镇特色

2.2.1土地资源

道林镇属于山地丘陵地形,耕地面积5.7万亩,林地面积9.1万亩,水域面积1.4万亩。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水匀称,已建立面向长株潭市场的大型无公害蔬菜基地。

2.2.2河流水库

道林镇境内水资源丰富,全镇有靳江河、阴潭坝河、烧汤河、边山坝河、和尚桥河、烧汤坝河6条河流,石屋冲、颜家岭、雷公塘、实竹塘、红砂塘、枫林冲、人字冲、清水塘、黄柏洞、金狮、芭蕉塘11个小二型水库。

2.2.3矿产资源

道林镇素有耐火材料之镇的美誉。其境内矽砂、白云石、海泡石、镁质泥等特种稀有非金属矿藏丰富。其中海泡石的精深加工项目尤为突出,镇境内的海泡石储藏丰富,品质较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生产的海泡石粉已广泛用于复合肥、饲料、铸造、电焊条、橡胶、钻井、药物、美容、陶瓷等方面的粘合、稀释、补强。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将海泡石进行科学的精细加工,可更好的发挥其吸附、催化、流变、抗盐、脱色等特性,加工的效益将呈数十倍的增长,前景十分广阔。

2.2.4产业特色

道林镇走工业强镇、农业兴镇、产业富镇、招商活镇、基础立镇之路,坚持以行业协会为龙头,依托于道林丰富的矿藏资源,重点做大做强矽砂、耐火材料、海泡石、石料加工、米业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引进新型工业、对接转移产业,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工业基础地位得到凸现,企业经营走上正轨,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新引进新华耐材、龙塘碎石场、道林米业公司、圆美状业公司、仁和矽砂矿、茶子窑碎石场、道林自来水公司等企业12家。

近年来,道林镇党委、政府适时制定强力推进特色强农战略,不断在突出产业特色,巩固产业基础,打造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上下功夫,形成了奶业养殖、瘦肉猪养殖、花卉苗木栽培、烤烟生产、米业加工等成本低见效快的特色产业,推动地方经济滚动式发展。

2.3创建基础

2.3.1镇域经济发展突破

坚持古镇活、产业活、项目活则经济活的思路,凝心聚力促发展。一是经济情况运行平稳。2021年完成财政税收1150万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7.4亿元。二是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协助文旅投公司引进城市司徒小镇,共同开发运营道林古镇景区。以古镇景区为核心发展配套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大力发展民宿经济,解决群众就业近300人。928道林古镇千年铁魂湖南人景区盛大开园,获得央视新闻《相逢在伟大时代》和《新闻联播》连续报道,道林古镇成为湖南文旅新名片。三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2021种植烤烟2634亩,比2020年增加300亩,送售烟叶5569担,镇村烟叶税收返成近百万元。赑阅建材即将投产,预计为宁乡增加年税收500万元以上。启动善山岭冷链仓储基地建设,前期征地和用地报批已完成,即将动工,今年10月投产,同步探索了9个村(社区)集体在基地的入股分红机制,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栽下常青树。擎天柱装备产业园作为总部经济引入,2021年实现地方税收近150万元。

2.3.2镇域环境呈现新面貌

以治垃圾、治水、治房、治厕、治风五治为抓手,激发全镇人民的内生动力,推动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水平提质、生态意识浓厚。

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了分片包干的领导机制、上下联动的责任机制、多元支撑的投入机制、重奖重罚的考核机制,列出红黑榜,一月一考核一通报,分数与资金挂钩,真正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村级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促使环境卫生从突击整治向规范管理、常态保持转变。

美丽宜居村庄成功创建,群众自发筹资203万元、筹工900余个,建设5个美丽屋场,建立农户卫生评比、垃圾处置缴费、党员义务执勤等长效管护机制,去年5个美丽屋场全部获评长沙市美丽宜居村庄,且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2021118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亲临道林古镇和道林社区窑岭美丽宜居村庄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道林社区、金华村获评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严格落实河长制要求,殖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坚持自主停产、帮助退出、帮扶发展的原则,以道林镇禁养区畜禽养殖工作领导小组为主体,各办公室、各村(社区)配合,开展禁养区畜禽养殖投肥养殖大整治以及养殖尾水治理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完成禁养区20个养殖场(户)的退出和恢复任务。设置拦污网工程、常态化开展保洁整治等行动,新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打造龙泉湖村骑龙组小微水体示范片,靳江河(道林段)成功获评全省最美河湖

成功创建靳水、华鑫市等6个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获评长沙市卫生乡镇和长沙市人居环境整治三星级乡镇;严控新建违建行为,拆除空心房864座、复绿55万平方米,完成农村改厕5171

2.3.3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每年提高一点保障水平、办成一些好事实事、解决一批具体问题。2021年道林镇深入开展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全镇设立56个网格,1445名党员干部对所联1.49万户开展4次全面走访,对交通安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禁毒、反电信诈骗等知识进行全面宣传。与9个后盾单位密切对接,做到前提是联系,关键是问题解决到位,收集问题442个,已解决388个。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发放临时救助34万元、自然灾害救助8万元、慰问困难群众22万元。新增低保对象72户127人,特困供养人员26户26人。开办4期职业技能培训班,200人获得初级证书。社会事务工作得到市里多部门充分肯定。

2.4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2.4.1人居环境建设优势

2.4.1.1人居环境建设改善

全镇下辖的八个行政村均建成一个1000m²以上的村级活动中心,实现村级条件现代化、村干部办公日常化和规范化、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普遍上升,美丽镇村建设大力开展、氛围高涨,各村面貌焕然一新,先后开展违章建筑拆除、统一更换空门面招牌,全镇形象面貌明显提升。

道林镇紧紧围绕绿色、宜居、环保、经济的理念,建立了深化分项检查、综合计分、逐月考核、动态排名的考核机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镇域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完善垃圾清运处置和长效保洁机制,实现全域垃圾分类处理;积极开展无害化厕所改造工作,2019年卫生厕所普及率提升至100%,守住了道林一方净土;实行镇级统筹、村级主导、农户主体管理模式,实行房前屋后净化、绿化、美化的措施;强化村(社区)环卫专干和保洁队伍力量。2021年投入约40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成功创建湖南省卫生镇。开展集镇和主道两厢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对车辆乱停、摊位乱摆、招牌乱挂、杂物乱堆等乱象进行集中整治,着力改善和提升居住环境。

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对畜禽粪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分类治理,持续巩固靳江等重要支流1000米范围内规模以上畜禽养殖退出成果,组建镇、村两级河流管护保洁队伍,着力支流源头管治。开展对镇域内裸露黄土的整治工作。有序推进鑫星村大坟山等开采破坏区的绿化补植,逐步解决非煤矿山开采带来的系列遗留问题。

通过几年的努力,道林镇的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集镇品味,提高了生态水平。

2.4.1.2特色产业逐步形成

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增强。继续巩固传统种粮大镇地位,狠抓高产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全镇早稻栽插面积4.48万亩,晚稻面积4.86万亩,一季稻栽插面积1100亩。位于鑫星村的黄茅大岭森湘源公司油茶林基地已初具规模,现租地5000亩,已开发种植1600亩。靳水村金银花种植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由原来的200亩扩大至500亩。同时,在靳水村打造200亩以上蔬菜基地及肉牛养殖场,目前蔬菜基地已基本完成土地流转,肉牛养殖场已完工。皇鼎兰业养殖基地以道林镇丰富的土地资源为依托,以兰花种植建设为先导,以历史文化和现代农业的交相辉映为目标,结合寺庙文化特色,建设集种植、销售、休闲度假、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具有兰文化生态特色的兰业文化产业园,开辟100亩兰花配置基地,从而带动高品质现代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

道林镇通过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引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打响道林酸枣糕”、“红曲鱼、鸭等区域品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以点带面,引导农业产业聚集发展。把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探索土地合作、乡村服务等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消除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4.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势

2.4.2.1生活污水处理

道林镇污水处理厂已全面建设完成,配套管网铺设已基本完成,现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设计污水处理量2000m³/日,能满足道林镇的污水处理需求,减少了雨、污水随意排放对环境的损害,大大改善城镇面貌,净化城镇环境,对保护环境、保护靳江河流域乃至湘江流域生态平衡起到很大作用,彻底改善集镇核心区水环境。

2.4.2.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道林镇以生活垃圾分类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由点及面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成功创建靳水村、华鑫市村、龙泉湖村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

2018年,道林镇在镇域内共投放垃圾桶数11480个,建设敞口垃圾池共375座,共清运垃圾430车,共计2150吨。2019年道林镇在镇域内敞口垃圾池已被逐步取缔,垃圾数量明显减少,从过去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到如今污水有了,垃圾有人拉,彻底改变了乡村脏、乱、差的面貌。2019年道林镇增建9座垃圾分拣中心,大大缓减了道林镇垃圾运输压力,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美化了道林镇的环境。2020年建成道林镇石金村10T压缩式垃圾站,各村(社区)垃圾减量50%以上,成功创建湖南省卫生镇。2021年道林镇严格按照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体系对生活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8%

2.4.2.3农村卫生厕所建设

2017年道林镇严格落实厕所革命,加大力度普及建设农村卫生厕所,积极推广农村三格式改厕工作。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镇共19015户居民,卫生厕所达到19015户,普及率为100%2020-2021年继续维持至指标标准。

2.4.3存在的问题

2.4.3.1特色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面临压力

道林镇是传统的种粮大镇,农业种植目前以烟叶、水稻为主,兰花、小水果、油茶等为辅助种植品种,已形成固有的种植模式。如何将特色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实现农业长效发展,达到农业生产和生态优势发展相互协调统一发展新格局,是全镇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科学种植、资源节约、种植规划等方面面临压力。

2.4.3.2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道林镇已初步建设交通运输、通讯、水利、供排水、生活污水等方面基础设施,各项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2.4.3.3人居环境仍需改善

村民居住分散治理困难。近年来通过农房改善项目,部分村民集中居住,更加便于统一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和文化卫生等配套设施,而村民分散居住情况下需要更大的投入才能产生较好的治理效果,有限的投入难以整治到位。

村民讲卫生习惯需培养。政府重视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加大整治行动力度,取得良好治理效果,但村民卫生意识不够,习惯不好,参与度不高仍是治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需要加大宣传和成效示范,逐步增强意识,养成习惯。

第三章  总体目标与指标体系

3.1总体目标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立足道林镇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宣传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建设综合管理,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细胞工程不断强化,全面提升城镇宜居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依据道林镇特色优势及生态环境条件,全力推进镇域生态文明建设,按照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的指标要求,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争取到2024年底前将道林镇建设成为经济发展、人民殷实、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3.2阶段性目标

3.2.1强化达标阶段(2022-2023  年)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编制《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2022-2024)》,分解建设目标和工作责任,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绿色生活理念,强化生态文明宣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与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强生态制度、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等五大体系的建设,各项指标达到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指标要求,将宁乡市道林镇建设成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3.2.2巩固提高阶段(2023-2024年)

进一步深化生态制度、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建设,巩固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的各项指标,推动各项建设工作有序实施,道林镇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人居环境再次提高,民生得到明显改善,生态制度全面完备,社会发展按生态文明建设与  发展模式稳定良性发展,各项指标稳定达到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指标要求。

3.3具体指标

根据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村建设指标》和《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村管理规程》,结合道林镇自然概况、经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传统文化实际情况,确定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由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五大领域及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生态系统保护及环境风险防范、资源节约与利用、绿色农业、产业循环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活方式绿色化、观念意识普及八项任务27项建设指标组成,其中包括约束性指标18项,参考性指标9项,3.2.1道林镇创建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指标体系

3.2.1 道林镇创建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指标体系

领域

任务

序号

指标

单位

指标值

指标属性

2021年现状

2024年目标值

生态制度

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

1

镇、村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规划(方案)

-

制定实施

约束性

组织实施

制定实施

2

林长制

-

全面实施

约束性

全面实施

全面实施

3

河(湖)长制

-

全面实施

约束性

全面实施

全面实施

生态安全

生态系统保护及环境风险防范

4

林草覆盖率

丘陵地区

%

≥40

参考性

45.1

大于等于45.5

5

裸露地块绿化率

%

100

参考性

100

100

6

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100

100

生态经济

资源节约与利用

7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

折纯,

千克/公顷

≤300,或逐年下降

约束性

235,逐年下降

逐年下降

8

农药施用强度

折纯,

千克/公顷

≤3.5,或逐年下降

约束性

3.20,逐年下降

逐年下降

9

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通过审核比例

%

完成年度审核计划

约束性

完成年度审核计划

完成年度审核计划

绿色农业

10

有机、绿色或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

开展

参考性

开展

开展

产业循环发展

1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0

约束性

91.5

95

12

农膜回收率

%

≥85

约束性

88.9

≥90

13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80

约束性

87.8

90

生态生活

人居环境改善

14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

%

100

约束性

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100

15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

100

约束性

100

100

16

乡镇污水处理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100

100

17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70

参考性

94

≥95

18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0

约束性

96.8

≥97

19

小微水体管护及黑臭水体治理

小微水体管护率

黑臭水体治理率

%

%

100

100

约束性

100

无纳入监管清单的黑臭水体

100

100

20

卫生厕所普及率

%

100

约束性

100

100

生活方式绿色化

21

使用清洁能源的户数比例

%

≥70

参考性

90

≥90

22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

实施

约束性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23

政府绿色采购比例

%

≥80

参考性

100

≥89

生态文化

观念意识普及

24

制定实施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村(社区)规民约

%

镇:100%制定并实施

村:制定并实施

约束性

100%制定并实施

100%制定并实施

25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

开展

参考性

开展

开展

26

镇(村)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

-

执行

参考性

执行

执行

27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

%

≥80

参考性

97.2

≥98

3.4指标评价

3.4.1生态制度

道林镇于2022年成立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长担任领导组长,各副镇长担任副组长,各镇属及驻乡部门负责人、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和全体村支两委干部担任组员,为全面做好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提供保障。严格执行林长制、河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工业、农业、环保、卫生、公路、科技、财政等部门齐心协力,协助开展,共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20224月,制定《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并由领导小组组织落实方案实施,成员各司其职,开展生态创建工作,目前取得阶段性进展,全面达到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27项建设指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域生态建设,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相互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3.4.2生态安全

道林镇属于山地丘陵地形,在林草地保护方面,道林镇制定并严格落实林地草地保护管理规定,加强绿化建设,2021年全镇林草覆盖率达45.1%,裸露地块绿化率100%

道林镇工业企业通过定期巡查抽查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场所和设施运营情况的方式,严格管理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截至2021年底道林镇工业企业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煤矸石、重金属等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排放达标率为100%

3.4.3生态经济

道林镇持续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镇实行科学种植、绿色种植,成效明显,2021年全镇农用化肥施用强度235千克/公顷,农药施用强度3.2千克/公顷。同时加强有机、绿色或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

道林镇根据农业部《农膜回收行动方案》、《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工作通知》等文件要求,深入开展全镇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行动,2021年全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5%,农膜回收率达88.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7.8%

3.4.4生态生活

2021年以来,道林镇党委政府聚焦蓝天保卫战、农户改厕、河长、路长和村容村貌整治,通过村村响、宣传单、微信圈群、宣传车全方位开展日常宣传,利用四联五到位走访入户,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屋场会400余次,发放环卫环保、秸秆禁烧等宣传资料10000余份,渣土扬尘执法43起,处理环保投诉8件,完成450座农户改厕、2座公厕建设。2020年道林镇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乡镇、省级样板河(湖)。现在镇里的水更清了,山更绿了,道路更干净了,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道林镇居民逐步开始使用清洁能源,2021年全镇使用清洁能源户数的比例达到90%。并且道林镇严格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实行绿色采购、环保采购,2021年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100%

道林镇2021年加快推进五治”(治厕、治垃圾、治房、治水、治风工作,全面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全年五治工作成效尽显,居民对环境状况满意度不断提升。

治水。道林镇创建样板河工作方案,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在全镇全面推行河湖长工作制,道林镇域内的所有河流、水库、河道、沟渠、山塘、河坝均设立河长公示牌,明确管护人员,定期进行巡查。并严格落实河长制要求,重点加强对靳江等主要河道和水库的巡查。2021年道林镇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乡镇污水处理达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高达94%,小微水体管护率达100%

治垃圾。道林镇以生活垃圾分类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由点及面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成功创建靳水村、华鑫市村、龙泉湖村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2018年,道林镇在镇域内共投放垃圾桶数11480个,2019年道林镇在镇域内共投放垃圾桶数28080个,投桶量同比增长144.6%,到2021年敞口垃圾池已被逐步取缔并销毁,垃圾数量明显减少,从过去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到如今污水有了,垃圾有人拉,彻底改变了乡村脏、乱、差的面貌。

治厕。对全镇农厕工作全面摸查排查,并对全镇厕所类型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应改尽改。通过全镇开展的一系列农村改厕工作和全镇的不懈努力,加大农村治厕力度,2019已完成4387座农村改厕任务,并在2019全镇农厕已经全部改建为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提升至100%,2020-2021年继续维持至指标标准值。

3.4.5生态文化

道林镇人民政府制定道林镇区域行政村村规民约,向居民发放倡议书,倡议居民移风易俗、传播文明;婚事新办,崇尚节俭;丧事简办,恪守孝道;其他事项,自觉不办,做好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有序推进移风易俗,签订村民承诺书和党员承诺书。

道林镇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的同时,也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道林镇公民,从而提高了整个道林镇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强力推进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全镇9个村社区完成建设。道林镇9个村社区均已制定实施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村(社区)规民约,2021年全镇制定实施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村(社区)规民约的行政村(社区)比例达100%;在每年65日环境保护宣传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每年不定期为乡镇干部开展生态文明的培训。

道林镇在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集镇生态环境,美化、绿化、亮化集镇,乡镇建成区居住、商贸、休闲、生产等功能布局合理,完善建成区和所辖行政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设施,交通出行便利,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

第四章 重点任务

根据道林镇现有自然概况、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情况,结合道林镇生态文明示范镇创建指标体系要求,确定道林镇五大方面重点建设任务:优化空间布局、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维护生态良好态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文明体系。

4.1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4.1.1科学规划镇域空间分布,优化产业发展空间

4.1.1.1优化镇域空间格局

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湘政发〔201820号)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坚持两型引领,创新开发理念,优化空间结构,规范开发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努力构建区域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开发格局,优先保护道林镇的森林、河流和湖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4.1.1.2优化镇域产业布局

根据《湖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宁乡市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区域。其中:道林主要产业为第三产业服务业,主要定位是宁乡市对接长株潭核心经济区的桥头堡,主导产业为文化旅游,拥有道林古镇、神仙岭等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区,整合撤并,打造湿地+古镇休闲度假旅游地。第二产业主要拥有鑫美矿业、宁都劳务、多能建材、先明建材、天大锅炉等企业。由于土、光、热、气、水等条件优越,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故第一产业生产相对发达,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

4.1.2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生态空间

稳定增加生态用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逐步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林镇配合宁乡市政府实施靳江源湿地工程建设工程,完成河岸水生植物种植、河堤花卉种植及河岸的复绿造绿,加大了对河堤、机耕道、污水管网等设施的整修。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启动了靳江沿线民居风貌提质工程进行退圩还湖,恢复原生态环境。道林古镇以看乡土中国、读潇湘故事、找长沙记忆为定位,紧紧围绕乡愁、古韵、穿越、风情四个关键词,以全国首个实景穿越体验型旅游休闲度假古镇为主题,打造乡土中国、潇湘故事、时尚风情、道林人家、田园牧歌五大功能片区,着力恢复乡土记忆,展现绝美乡愁,恢复昔日小南京之称的古镇风貌,演绎最繁华的潇湘故事景象,致力打造成为环长株潭城市群的一流水准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统筹安排生态用地,结合道林镇及相邻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在维持自然地貌连续性前提下,优先将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引导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地区集中发展,因地制宜对林地进行空间布局,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域。

4.1.3严守耕地红线,执行最严格耕地保护措施

道林镇与宁乡市签订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保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97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4141公顷不减少。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非农建设中实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和耕地不突破省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实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协调统一。

4.2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4.2.1大力推广有机、绿色农业建设

规划并成立有机、绿色食品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镇有机、绿色食品发展组织领导、实施落实及检查考核工作,加强全镇有机、绿色农业建设。一是倡导开展有机绿色食品认证,以道林镇政府的名义聘请专业的认证机构免费为已达到有机、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品进行认证。二是聘请专家对暂未达到标准的产品提供整改方案,并严格落实实施,从根本上改善种植产品品质,打造道林镇有机、绿色食品品牌,促进产品销量,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建设特色绿色水稻种植基地”、“有机红枣基地,不断扩大基地规模,逐步向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转型。

利用道林镇现有的万亩无公害优质稻基地的有利条件,规划建设发展有机、绿色生态水稻示范区,编制《绿色水稻种植技术规范》,并对该基地的水稻进行有机或绿色认证。该项目的建成,既可以带动长株潭水稻种植和深加工向绿色化、集约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保障长株潭区域绿色水稻种植和深加工食品安全;同时通过示范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绿色水稻种植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品质、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标准化管理水平。

利用道林镇金华村现有的五百亩红枣基地,规划建设有机红枣基地,按照有机产品标准建立有《有机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从生长环境、种子、施肥、病虫害控制、储藏等整个生长过程加以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并对该基地的红枣申请有机认证。

通过引导和提倡品牌农业,建立生态农业园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本地种植大户进行农业投资项目,不断扩大规模,提升种植品质,不断扩大水稻种植、红枣基地规模,2021年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比重持续提高。

4.2.2提升农业灌溉效率

加强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提高土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建立完善的水利服务体系,提高群众节水意识。二是合理调配区域靳江河、石屋冲、颜家岭、雷公塘、实竹塘、红砂塘、枫林冲、人字冲、清水塘、黄柏洞、金狮、芭蕉塘水库水资源,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水重复利用率。三是加大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合理布局灌排渠系。到2024年实现全域节水灌溉全覆盖,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持续提升。

4.2.3建立新型用药施肥模式

继续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坚决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减轻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和对自然天敌的杀伤,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使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控减农药,实现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开展种植业污染治理,科学制定种植业施肥方案,成立镇级植保专业化合作社,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推广使用绿肥和有机肥。

4.2.4加大工业企业监管力度

以全面监控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为目标,监督完成全镇工业企业安装在线设备,定期巡查抽查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场所和设施运营情况,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偷排污染物,是否存在擅自闲置、停运、拆除治理污染设备的行为。全面监管镇域内企业的危险废物产生量、转移量等,杜绝危废物质随意倾倒行为发生。全面保持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100%

4.3推进辖区环境综合治理,巩固提高全域环境质量

4.3.1水环境质量改善

4.3.1.1扎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水质监测,掌握水质动态变化情况。扎实推进道林社区黄丝坝水环境治理工程、清淤工程,实现河河堤绿化1公里,污水管网建设1公里,加快清理河道垃圾、漂浮物、健全长效保护管理机制制度,加强对污染水体的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监管,做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完成禁养区内20户规模养殖户的退养,拆除栏舍410平方米,生猪养殖减量361头、鸭1800只;持续巩固靳江等重要支流1000米范围内规模以上畜禽养殖退出成果,组建镇、村两级河流管护保洁队伍,着力支流源头管治全力提升道林镇水环境新风貌,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满意度,提供坚实的保障。

4.3.1.2减少农业源污染物排放

调整优化道林镇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推进道林镇特色畜禽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推进以种养结合为重点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畜禽养殖场户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规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农业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从源头实现污染物减量化。

4.3.1.3深入推进河(湖)长制

完善河湖档案,推动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实施;加强河湖巡查,及时发现、解决有关问题;增加巡查频次,加强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巩固河湖成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塘坝、沟渠环保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塘坝、沟渠保洁及水质监督等行动,推动清理整治重点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提升龙泉湖村的32户小微水体示范片区、狮子山至蛇口桥的样板河建设,持续推进样板河(湖)打造,开展示范河湖建设。

4.3.1.4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开展农村地与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道林镇、供水单位、重点污染源和风险源应分别编制饮用水水源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报告与处置,加强水源安全的预防,发现饮用水水源水质污染情况应立即向环保部门举报,环保部门在接报后应立即向宁乡市人民政府报告,并派人赶赴现场对水质进行检查监测,如发现水质异常应立即通报,禁止取水。

4.3.2空气质量提升

4.3.2.1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制定相关政策采用经济秸秆制约高硫煤的使用,并且规定城镇的锅炉使用洁净煤。城镇生活燃料使用石油液化气、液化天然气,鼓励使用太阳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农村燃料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支持沼气池建设,严禁秸秆在禁烧区焚烧。

4.3.2.2加强生活面源污染整治

开展餐饮油烟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油烟净化设施建设及运行监管。公共机构食堂、3个灶头以上的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安装使用油烟净化设施。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燃放,确保各项禁燃禁放政策落实。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健全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责任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分级负责、巡查监管、应急管理、实时监测、综合执法等要求,在夏收和秋收阶段适时加大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和执法力度。禁止露天焚烧落叶、生活垃圾。

4.3.3土壤环境防控

4.3.3.1做好土壤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应对

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做好事前预防,杜绝发生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医疗废物等违法违规的再生利用活动污染土壤环境,杜绝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发生农产品超标事件,杜绝发生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事件。一旦发生土壤污染事件后,迅速应对,妥善处置。

4.3.3.2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风险管控

控制农业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科学施用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严禁将城镇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直接用作肥料;坚决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继续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并倡导全域使用有机肥、秸秆肥,减少化肥施用强度减少因农药化肥的使用而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源头减量。

4.3.3.3加强农用地保护工作

强化耕地保护,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定期开展巡查。拟开发为农用地的,要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不得种植食用农产品。严格保护优先保护类耕地,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将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纳入耕地红线管理,实施最严格保护。根据宁乡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总体方案,落实辖区安全利用耕地和严格管控类耕地工作任务,开展土壤治理修复项目建设,做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3.3.4强化未污染土壤的保护

加强未利用地管理。按照科学有序原则,开发未利用地,防止造成土壤污染,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开展定期巡查,依法严查非法倾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

4.3.4  强化农村污染防治,打造美丽和谐乡村

4.3.4.1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疏堵结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按照长沙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专项方案》的精神。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开发、秸秆气化、秸秆微生物高温沤肥和秸秆编制等工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争取在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4.3.4.2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以提高道林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效率和实现全消纳为目标,落实全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工作。一是合理布局,将全镇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二是落实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扶持政策,推广高效实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模式,鼓励并予以资金支持开展规模化、清洁化养殖。三是将畜禽粪便当做农业肥料,不断提升使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养殖行业的经济收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争取在2024年畜禽养殖场(小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4.4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环境

4.4.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镇人居环境

4.4.1.1推进镇村道路畅通工程

加强统一领导,综合治理城镇道路交通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道路交通综合协调机制和交通安全责任制,发挥公安部门的主导作用,明确有关部门责任,针对本地城市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共同把城市交通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实行统一规划,加快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城镇建设部门要加强交通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加快城镇道路、停车场(库)及配套市政设施的建设步伐,改造、完善城镇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做好城镇道路的路政管理及养护维修工作,提高设施的完好率。

4.4.1.2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加快基本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拓展农业新型业态,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突出提高村级收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积极拓展财产性收入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使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宁乡市平均值。

4.4.1.3大力推进居民清洁能源改造

合理布局瓶装液化罐装站点,大力推进天然气管网向重点镇和集中居住居民点延伸,改善农村用能基础设施条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制定有关措施和政策,调整燃料结构,努力在生产、生活中推广使用天然气,逐步实现天然气供热。在农村大力推广以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推广人畜粪便发酵产沼还田技术和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和自然能源利用率。在条件成熟的乡村,可以结合生态农业和生态卫生工程建设沼气池,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家家户户。逐步扩大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试点规模。

4.4.2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4.2.1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开展镇容秩序整治。坚持严管重罚,推进百姓城管,建立自查自纠机制,确保镇容秩序良好。二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强化集镇道路清洗保洁、垃圾清运。三是开展交通秩序整治。重点开展以打非、纠违、治违为重点的交通秩序整治,适时开展交通执法执勤,改善交通环境,确保居民出行更加舒心、顺畅。四是积极推广农村三格式改厕工作,提升居民居住环境。从根本上改善道林镇人均环境,提升居民对环境状况满意度,加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4.2.2强化河塘沟渠整治

继续推进河塘沟渠整治,实行拉条挂账、逐个销号式治理,对清单内沟渠进行清淤、疏浚,对山塘进行生态护坡、整治,建立连通的水系,沟渠、山塘增加水草等,对河坝坝体进行加固修复,修建溢洪道、输水涵管等,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河塘沟渠整治。加强山  塘渠坝等小微水体日常巡查,做好垃圾清理、水域保洁等日常管理维护,确保无污染、无垃圾、无淤积、无违建、无损毁。

4.5完善生态文明体系

4.5.1培育生态文明意识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和生态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理念、目标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环节和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倡导群众保护生态文明,树立爱护环境、热爱家乡、节约集约、绿色消费、预防污染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广泛深入宣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引导公众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定义务,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完善环境保护公众监督、举报反馈机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形成崇尚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4.5.2全面落实政府绿色采购

科学制定绿色消费产品采购指南,建立并完善激励购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提倡公众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在政府机构率先实行绿色采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将绿色采购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明确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的产品类别,指导政府机构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实现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为100%

4.6 完善生态文化制度

4.6.1完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把生态知识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中,使下一代从小就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结合课堂教育、实验证明、典型示范和野外体验等方式,让生态教育深入人心。加快生态文明教育大众化进程,把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广大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知。

4.6.2加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定期组织企业管理者进行生态文明培训,针对污染严重企业、环境信访企业、受行政处罚企业举办生态文明培训班,着力提高相关企业负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4.6.3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

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提升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  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活动,以文明化、生态化、知识化为目标,深入指导和帮助农民成为新时代有文化、有能力、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编写一批针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的知识读本,在农业技能培训中增加生态文明知识内容,建立农民阅览室,增强农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意识。

4.6.4推进镇村生态文明教育

把生态教育列为镇村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开展生态知识普及,做好绿色消费促进工作。开发和建设一批满足镇村居民学习需求的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组织编写居民喜闻乐见、符合居民工作、生活需要的镇村环境教育读本,组织开发一批能满足居民学习需求、居民乐意接受的镇村环境教育培训资料和远程网络教育课程。在镇村内积极开展学习型家庭、生态型家庭的评选活动,组织镇村内部和镇村之间的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提高镇村居民的学习热情。  

4.6.5传承历史传统文化

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与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要留住乡愁,延续文脉,在古镇风景线沿线历史文化村中开展乡村故事汇编、乡村档案整理工作,全面盘点和记录村域基本概况、文化基因和历史元素,积极挖掘地域民风民俗、名人名流、手工技艺、名特产等个性乡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4.7夯实基层清廉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清廉铁军。正人者必先正己,律人者必须自律。基层纪委监委应紧跟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对于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自筑“防火墙”、自设“高压线”,打造了一只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为政治机关,基层纪委监委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完善集体学习制度,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运用党的百年奋斗经验,深化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同时,要着力加强能力建设,突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实战训练,强化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素养,要通过学习、培训、轮训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履职能力,并且要注重在办案查办过程中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探索实践,促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对基层腐败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加强制度建设,打造清廉铁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和监督权力。全面依法治国更是要将依法治权和以法治官作为重中之重。清廉基层建设,必须把促廉制度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的抓手,深化各领域的制度改革和监督改革,制定职责清单,完善基层管理举措,从而推动决策运行机制良性循环;同时,要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和基层公示栏,定期公开透明基层党务、财务以及重大决议结果,从而增强群众的监督意识,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

加强文化建设,打造清廉阵地。新时代,加强清廉文化建设,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应有之义,是一体推进“三不”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现实需要。深扎信仰之根、补足精神之钙,要坚持把警示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将思想教育、政策感化、纪法威慑相结合,常敲警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一方面,要积极借助中央纪委、省市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集中观看《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组织专题学习,对照反思,以案肃纪、以案正风、以案示警,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另一方面,要结合基层实际,挖掘本地的清廉文化基础,营造良好民风、社风、家风,打造清廉村居示范点,创建清廉基层站所,引导清廉企业,通过以点带面,从而形成了重点推进、全面共进的清廉建设态势。

4.7.1“清”促“绿”

镇、村通过清廉工作的开展或以清廉工作为抓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  量,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镇、村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生态力量。如通过上级督察督导、群众监督参与、资金公开透明等廉政工作的开展,自觉接受群众对项目进展、工程质量和财务收支的全程监管,以此获得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理解支持,并充分调动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热情,自发筹资、筹劳、筹工等加入美丽乡村建设,以清廉政策促推绿色发展。

4.7.2  绿

对涉及清廉优秀传统文化和名人家风家训等的镇、村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推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助推生态产业发展。同时,引导镇、村做好清廉文化元素与绿色发展的结合文章,如依托特有清廉文化元素打造清廉文化教育基地,在生态旅游、生态产品等生态产业中融入清廉元素,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中进一步打造好清廉文化品牌,做好清廉文化宣传。

4.7.3全面铺开清绿融合”基层建设工作

将清廉文化建设在示范创建工作中全面铺开,各示范镇、村在创建过程中要充分融入清廉元素。如:创建地区支部书记上一次廉政党课;班子成员开展集中廉政读书会;班子成员家属写一封廉政家书或廉政寄语;开展一次廉政参观学习教育活动;设置廉政教育宣传阵地,如宣传栏、展厅等;加强清廉财政管理,重大项目实施要进行民主决议,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并组建群众廉政作风监督员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按要求开展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并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打造含有清廉元素的生态产品等。

第五章  重点项目

5.1重点项目清单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涉及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各大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目标、突出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道林镇应扎实有序地开展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发挥重点工程的支撑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为此,以生态工程为载体和抓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生态工业、能源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重视林业发展,以创新推动发展、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以区域协作稳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

推进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根据国家部委相关资金申请及政策要求,结合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计划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特色生态产业等四大类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项目,11项工程,共计1.4683亿元。具体内容见表5.1-1

5.1-1 道林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重点项目明细表

项目类型

项目分类

项目内容

投资概算万元)

实施年限

人居环境整治

环卫保洁

垃圾清运

镇域各村(社区)日常环卫保洁,垃圾实施分类减量,并进行及时清运,极大的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500

2021-2024

居民点建设

宁乡市道林镇农村居民集居点建设项目

1200

2021-2023

生态工程

污水处理

宁乡市道林镇龙塘小学、田心小学、大界学校、南塘小学污水处理工程

39

2021-2022

宁乡市道林镇尹垅小学、善山岭中学、善山岭小学、双雄小学污水处理工程

24

2021-2022

生态修复

仁和矽沙矿挂网复绿工程

345

2021-2022

基础设施

厕所管护

道林镇农村无害化厕所管护项目

800

2019-2024

公共设施

社区、行政村小微水体整治工作

对原有水沟清淤除杂,对养殖户劝退,对漂浮垃圾打捞,向群众宣传环保相关政策、法规

110

2019-2024

水利工程

河道、水库管护

落实河长制工作(小微水体项目)和水库管护工作

45

2021-2022

冬修水利水利工程

道林镇山塘、沟渠、河道等清淤工程

120

2021-2024

生态文化

特色文旅

“梦回道林”特色民宿综合体项目

1500

2022-2024

“梦回道林”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10000

2022-2024

5.2效益分析

5.2.1环境效益

1.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道林镇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居民生活垃圾全收集,镇村生活垃圾堆放问题明显改善;绿化面积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明显提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进一步净化、绿化和美化,整体环境明显改善。

2.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通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镇交通、通讯和给排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厕普及率达到100%,全镇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城镇生态环境和田园风貌协调融合,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3.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增强

通过生态建设,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各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以无公害农产品和生态旅游为龙头的一三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全镇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加强,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益大为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系统干扰能力不断增强。

5.2.2经济效益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镇建设,转变公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根本转变的同时,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从重增长轻保护、重开发、轻治理转变为:在保护中求得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实行科学保护,做到以最少的资源能耗实现最大的产出、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去生产要素的最优集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将大大地改善道林镇的经济运行环境,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5.2.3社会效益

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生态经济、绿色农业全面发展,道林镇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产业机构不断完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增强,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医疗等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城镇贫富差距缩小,城镇结构、城镇布局日趋合理。

2.生态文化理念普及

实施生态建设,管理层和居民将进一步提高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进而转变为绿色消费观念。政府绿色办公,居民绿色消费,全镇将呈现出一片人与环境友好、邻里相处和睦、生态文化氛围浓郁的新风貌。

第六章  规划实施保障

6.1加强管理保障

道林镇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长担任组长,各副镇长担任副组长,各镇属及驻乡部门负责人、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和全体村支两委干部担任组员,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行动。各村委也相应成立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机构,各有关部门均要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形成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

6.2明确目标考核

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纳入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目标任务,签订任期责任书,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各村和有关部门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明确重大工程建设管理的领导分工,落实各项工作的具体措施,并实行年度考核,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为各级政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督促和指导。在企业评优、资格认证和有关创建活动中,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6.3完善资金管理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纳入镇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积极促进多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强生态农业绿色发展,对于生态保护和建设、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监督能力建设等社会公益型项目,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实施多元化投资。

6.4群众支持保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拓宽思想,创新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大力推进对广大村民的环境保护教育,使生态文明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强消费引导,大力推行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6.5引导公众参与  

镇政府资助民间组织开展环保志愿者行动、生态保护义演、社区生态文化、家庭低碳消费等活动,通过现身说法,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公益事业。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第七章 附图

附图1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区位图

附图2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行政区划图

附图3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4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交通现状图

附图5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道路交通规划图

附图6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附图7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污水系统规划图

附图8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环保环卫规划图

附图9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空间管制区划图

附图10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产业布局规划图

附图11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绿地系统规划图

附图12宁乡市道林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2022-2024年)基础设施规划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