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第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精简版(2021-2025)(简版) - 专项规划 - 宁乡市政府门户网站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专项规划

宁乡市第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精简版(2021-2025)(简版)

发布时间 : 2021-04-20 来源:宁乡市发展和改革局 所属单位:宁乡市发展和改革局 字体大小:

                                         

  


  

  


  


  


  

宁乡市第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精(2021-2025)

  

  


  


  


  


  


  


  


  


  

编制单位:宁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420

  


  


  


  

一、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工业总量平稳增长。全市十三五期间(2016-2020)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9499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209亿元,完成规模工业税收114.04亿元,完成工业投资2551亿元。

  

2016-2020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经济指标

  

                                                                                                                                                                                                                                                                                                                                                                                                                                                                                                                                                                                                                                                            

年度

工业实交税金(亿元)

(规模工业)


工业对

GDP

贡献率

(%)

规模

企业

个数

()

规模

企业

总产值

(亿元)

同比

增长

(%)

规模

企业

增加值

(亿元)

同比

增长

(%)

年税收100-500万元企

业个数

()

年税收过500-1000万元企

业个数

()

年税收过1000万元企业个数

()

2016

14.8

46.8

620

2292

13.16

537

13.3

93

15

34

2017

20.24

43.9

612

2605

15

598

12.7

113

27

39

2018

26.46

45.8

632

1494

18.3

336

9.2

145

24

51

2019

30.92

55.4

631

1637

12.3

391

11.7

183

26

52

2020

30.43

42.1

616

1471

-10.66

348

1.1

172

36

53

  

  

产业项目势头强劲。经过“十三五”的培育和扶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制造、储能材料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制造、智能家电家居制造、孕婴童及时尚鞋服制造六个产业逐步成型并发展壮大,项目建设聚焦各个产业链条,补链、延链、强链成绩斐然,发展强劲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末,全市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项目660项。全市共有国家绿色园区1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站6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省级工程研究中3家、省市众创空间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这些创新与服务平台带动了全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

  

两化融合稳步推进。2020年末,共有199家企业通过长沙市智能制造企业试点认定,有13家企业被评为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有4家企业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有31家企业获批湖南省两化融合贯标,有上云中小企业1000余家,三一重起“5G+工业互联网的汽车起重机工厂应用场景”荣获湖南省“5G+制造业”典型应用场景。

  

二、 “十四五”发展环境

  

1.面临挑战

  

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对比周边的区县,招商引资竞争激烈,优势产业竞争加剧,产业同质化竞争加重,我市产业经济实现突围遭遇挤压。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全市的主体园区产业基础有待夯实增强。全市的主导产业链发展仍处于扩张阶段,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竞争力较弱。   


  

生态环境刚性约束。全市环境容量偏小、能源资源不足、生态比较脆弱,缺少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环境容量,在制造业立市高质量发展中,资源环境压力十分明显。

  

2发展机遇

  

十四五”国家仍面临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工业必将巨大的发展前景和贡献,内循环为主体、内循环与外循环相结合的国家战略必将有利于中部地区的崛起,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三高四新”的发展定位,宁乡主动担起先进制造业高地重要板块的历史责任,宁乡已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必将豪迈的走在工业强市的大道上。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宁乡发展的新优势。沿海一线及大城市产业迁移的再布局,有利于加快宁乡产业的新布局。国家加快推进“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以及国内一些特大城市着手疏解非核心功能,推动人口和产业外迁,产业转移将会加速。我市可以抢抓产业区域格局调整机遇,加快高端产业的集聚、培育和成长,形成新的增长点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湖南湘江新区的加快建设发展,有利于拓展宁乡发展的新空间。十四五期间,宁乡“举全市之力,建工业强市”战略全面铺开,承接长沙市从核心区域向外拓展的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契机。

  

三、“十四五”总体目标

  

总量与质量目标: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400亿元,力争3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50亿元,力争700亿元;工业税收达到55亿元,规模工业企业数达到800家以上,园区规模工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90%以上。

  

园区、产业及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两大园区:力促宁乡经开区及宁乡高新区均挺进全国五十强园区方阵;打造3大千亿产业集群:新材料(含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含智能家电家居)产业集群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10家以上百亿产业龙头企业,共新培育15家上市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技术与创新目标: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力争2025新创5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2-15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5-50家长沙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60%以上,力争建立10家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开放与引进目标:引进5以上世界五百强或者投资过百亿的业项目,引进20以上10亿元或知名上市公司的产业项目,引进项目600以上,合同引资金额3500亿元以上,外资利用10亿元人民币以上,外贸出口金额达到100亿美元。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厉行节能减排,推行绿色制造,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两型企业与两型产品,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环境效益。

  

四、“十四五”重点任务和措施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打造集约高效产业基地运用“产城融合”发展新理念,通过实施“以区带园”发展战略,着力发展“两区一城”。以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服务功能的优化组合、企业的聚合、力量的融合为指导原则,实施五大开放行动,打造湖南先进制造业示范高地。

  

提升产业集群规模和培育园区发展主导产业。

  

做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发展的顶层设计,聚力打造“3+N”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新材料(含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含智能家电家居)产业集群、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具体分布如下:

  

宁乡经开区着力培植“两主三特”产业,即智能家电、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和食品、绿色建材、美妆三大特色产业。紧扣五大产业发展,搭建五大发展平台,打造“一镇”(智能家电产业小镇)、开发“两谷”(动力谷和美妆谷)、做实“一城”(绿色食品城)、建好“一园”(金玉产业园)。突出品质招商和产业升级,做好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三篇文章,做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服务型、创新型、智慧型、生态型、法治型“五型园区”。

  

宁乡高新区以创建全国党建示范区为引领、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为两翼,以“三年倍增、五年上市”为战略目标,加快高新区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围绕“打造千亿产业、挺进五十强园区”目标,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重要组团,打造国家级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核心组团,打造湖南省医疗器械重要产业基地,打造湖南省军民两用智能装备及功能材料重要产业基地,迈进国家级高新区方阵。

  

发展壮大传统与新兴产业。培育美妆及孕婴童和纺织鞋服产业,发挥湖南省唯一的孕婴童产业示范园区、中国卫生用品安全示范园区等产业影响力和号召力。培育壮大鞋服龙头企业,扩大传统优势鞋服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培育绿色建材产业,打造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区。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培育一个基地,形成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其它新兴产业、构筑“多点支撑”格局,将我市打造成“湖南发展升级版”。重点突破光电产业,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领域的基础服务业。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发展,培育宁乡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分中心。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2243”计划,重点实施科技创新增品种工程、智能制造提品质工程、工匠精神创品牌工程,致力创建国家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全面落实“长沙人才政策22条”,加快实施“5123计划”,出台制造业人才新政。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投资机构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力度,加大市财政对投资机构给的资金补助力度。全面构建“全市域、全产业、全要素、全流程”的立体化评价体系,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引导企业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5年内确保全市亩均效益提高20%以上。

  

加快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企业进行深度治理,不断改善管理、改进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治理特许经营等模式。建立和完善工业固废、危废处置制度,确保企业规范自身固废、危废管理工作。构建开发区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网络,建设分类回收系统,加强废物的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能力。

  

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不断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深化5G融合应用,不断推动5G技术在工业场景中应用,形成宁乡特色的“5G+”融合创新产业集群,打造多方联动的5G产业新模式。建设一批行业工业云平台、大数据平台,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行动,深入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培育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工业设计中心,创建级工业设计中心加快第三方检测认证综合技术服务产业平台建设,建立生产要素外包机构和认证机构根据全市工业发展规划,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优质项目的储备工作,有效引导资金定点投放,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助推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五、“十四五”规划实施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全市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继续高举兴工强市大旗,保持定力,统筹调度,持续发力,着力加快企业倍增步伐、着力抓好产业链招商、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动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深化主体园区建设。举全市之力,建工业强市。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担当精神、强化舆论保障,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宁乡工业更多力量。

  

完善政策支持。指导企业申报制造强省、市重点领域和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项目、转型升级项目、绿色工厂和绿色产品等项目,充分落实宁乡建设工业强市政策,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引导企业争取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专项资金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加大创客空间、产业孵化载体建设的支持力度。

  

突出倍增计划。在我市现有工业企业中筛选一批优势企业,2025年内实现以税收、产值为主要指标的倍增行动。资源政策要素向这些企业倾斜,破解倍增企业的所有困难,全力支持实现倍增。实施制造业“高端产业人才倍增计划”,强化人才支撑。同时紧紧围绕“2+1+N”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关键零部件开展招大引强,利用以商招商和乡友招商,实现宁乡工业招商的倍增。

  

提升平台支撑。要加速渝长厦高铁、呼南高铁、长宁轨道交通、宁韶高速、长吉高速以及宁安高速、普瑞大道西延线建设,提升宁乡的区位优势。园区要按照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工业园区的要求,建设好人才公寓、职工住宅区,加强就医、体育运动、娱乐等配套设施,解决好员工子女就学问题,提升园区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环境治理能力,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工业投入力度。提升园区管理水平,提升园区经营水平,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

  

鼓励科技创新继续支持工业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以及增加研发投入,支持在欧美日等国家建立研究院;继续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创建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力争实现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以上。完善和落实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发挥产业专家委员会作用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的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发展的带动作用,鼓励以招商配套、本地配套的方式,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鼓励协会整合产业优势,广泛开展“1N”互助帮扶,凝集创新创业活力。

  

培育领军企业以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为目标,以细分市场为抓手,造就一批国家级的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全国工业品牌示范企业”。培育造就1000名具有创新成果和工匠精神职业经理人、设计师、工程师和高素质优秀工匠。

  

谋划未来产业。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追踪研究新能源汽车、健康产业、人工智能、5G甚至6G装备、军民融合、新技术应用、替代国外进口的高端产业等方面涌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确保永立潮头、步步领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